進入秋天,小心正是中風好發期,調查發現,台灣平均1小時有7.8個人中風,1年有12000多人死於中風。復健科醫師表示,中風患者出院後,除要定期複診外,更應掌握復健6個月黃金期;目前國內已引進奧運選手使用的「懸吊運動」復健,能強化軀幹肌力訓量,刺激神經肌肉深層,達到復健治療效果。

復健專科醫師曾清祥指出,國內20歲以上民眾約有1.4%曾被診斷中風,推估全台約有25萬中風人口。中風的可怕,除了可能致死之外,患者常見留下肢體癱瘓的後遺症,並且常出現平衡功能不佳、行走步態不正確、肌肉無力並且增加跌倒發生的機率,甚至因而造成中風患者傷殘、住院或死亡。

文章標籤

H&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擁有健康的關節,才能從事運動,並維持身體各部位的自在活動,然而關節疼痛、關節炎卻是許多人的困擾,尤其對於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,或是常做家事、較操勞的媽媽們而言,關節不適的毛病更是時常發生。平時可吃具有抗發炎、抗氧化或含有膠原蛋白的食物,幫助保護關節健康。

抗氧化:櫻桃、蘆筍

研究指出, 持續4周每天攝取 1/2 磅櫻桃,關節疼痛症狀可獲得大幅的改善,主要是因為櫻桃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和維生素C,還有很高的鐵元素,每100克櫻桃中約含鐵3毫克,比蘋果、橘子、梨高出20倍。櫻桃可治療痛風、風濕病,其效果要比藥物好。

文章標籤

H&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害怕骨頭的健康指數一去不復返嗎?醫師指出,從健康檢查結果來看,女性骨質流失情況多半比男性嚴重,其中又以、上班族、工廠作業員因不愛運動、不愛曬太陽,飲食中又缺鈣,最容易出現骨質嚴重流失現象,呼籲這些職業的年輕女性應早早存好骨本,否則到了更年期流失更快,若達骨鬆標準,甚至容易有骨折風險。

骨質流失 35歲就開始

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施旭姿表示,一般人在幼年期累積「骨量」,在25歲將達到「骨量」尖峰,骨密度最高,但在35歲後以每年0.3到0.5%的速率流失,女性更年期後更以每年3到5%的速率流失。

文章標籤

H&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國外紅到國內的「Color Run 彩色路跑」活動於今日早上在大佳河濱公園登場,有將近1萬5000位民眾報名參加,全長5公里的跑道中規劃了4個彩粉區,整個臉包括口鼻眼睛都遭彩粉無一倖免,不少跑者都以毛巾、眼鏡遮掩口鼻眼睛,甚至防毒面具都戴上,但仍有不少民眾因為濃厚粉塵嗆到;活動用的細微玉米澱粉更有可能侵入支氣管、肺部而造成不適。

粉末分子細微,易穿透呼吸道

現場每一個粉區都有十幾名工作人員,手持切割一半的保特瓶裝滿彩粉,當有跑者經過時便將粉末直接丟灑身上,連工作人員本身也難逃全身粉彩,越到活動後場粉塵在地上堆疊厚厚一層,且從遠方就能見到空氣中瀰漫彩色粉塵的情景。

文章標籤

H&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手搖飲料店大走天然風,然而這些飲料是真天然嗎?天然就一定好嗎?專家建議以下四個檢查步驟,讓消費者判斷哪些天然果汁才能真正幫忙「拚健康」。

查來源,注意水果產季

新鮮水果大多有產季限制、有盛產與量少時間,根據農委會資料,台灣檸檬、金桔雖然全年都可生產,但盛產期集中在每年7月到12月,百香果產季是6月到隔年1月,葡萄柚為8到12月。

文章標籤

H&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你能想像嗎?受許多老人喜愛,有腳底按摩功效的健康步道,對於骨質疏鬆的患者而言,是危險的地雷運動。物理治療師表示,有骨質疏鬆問題的人,足跟硬度會降低,踩踏鵝卵石健康步道的動作可能會造成足底筋膜炎。

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,骨質疏鬆的患者在運動的選擇上需要非常注意,像是高爾夫球、健康步道、越野自行車等,這一些容易造成身體有突發性大幅度動作的運動,都應該盡量避免。

另外,由於骨質疏鬆患者的骨密度相較於一般正常人低,若是受到不當的撞擊、拉扯,很容易造成關節脫臼、骨折等情況發生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從事過度拉扯、扭動關節、刺激關節的動作,另外平時還要慎防跌倒、劇烈碰撞,以免造成骨骼的傷害。

文章標籤

H&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鈣質是孩子長高、長壯所需的營養素,但一項調查發現,近4成國小學童天天喝含糖飲料,易破壞體內的鈣磷平衡,增加骨質疏鬆和肥胖的風險;即使有喝乳品習慣,但也常以含乳量較低的調味乳,或乳酸飲料取代鮮奶,仍有鈣質攝取不足而妨礙發育的現象。

董氏基金會調查全台50所國小、1萬2851名學童,結果發現38.2%學童每天至少喝一次飲料,25.8%學童每隔2至3天會喝一次,其中最常喝的含糖飲品,依序為奶茶、含糖茶飲和運動飲料。

文章標籤

H&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泡沫紅茶店工作的宥敏,因反覆手搖飲料,導致手肘疼痛,經診斷後發現是俗稱「網球肘」的手肘肌腱發炎。很多人工作一陣子後,開始有這痛、那痛的小毛病,若不注意或適時休息,疼痛將一發不可收拾!

進入職場工作,除了求好心切的心理壓力,許多人也感覺身體出現疲態,常這裡痠、那裡痛,振興醫院復健科主任劉復康指出,工作引起的痠痛問題常在頸肩、下背或手肘、手腕等,依職業性質而有不同的好發部位,主因是過度使用某些肌肉,導致過度負擔,形成工作傷害。

肌肉操過頭,痛!

文章標籤

H&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俗語說「雙手萬能」,但是對於中風患者而言,手腳癱瘓的職能治療復健,卻是一條漫長辛苦歷程。現年45歲的顏姓中年男子,4年半前因出血性腦中風,造成身體右側半邊癱瘓,雖然術後開刀,漸漸改善症狀,但始終無法讓右手「自主抓放」,後採用「動態機能輔助手」復健訓練,目前已經能用右手,抓握物品,甚至找到工作,恢復正常生活。(影音/攝影記者黃志文)

職能治療師黃馨儀指出,臨床發現,國內有 5成以上的中風患者,雖經過復健治療後,即使移行的能力增加了,但手部抓放的能力不足,往往造成生活上的困擾,即使經過傳統固定式「副木」的復健,依舊會出現只能抓握、卡位取物,但手掌無法鬆開物件的困窘,甚至出現不自主的捲曲姿勢。

文章標籤

H&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發炎」就像是人體自我防禦機制,每個人或多或少體內都存在著發炎反應,一旦體內自由基的含量過高,就會加劇發炎,嚴重者更會引起癌症。想要緩解發炎,除了均衡飲食、規律作息,據國外健康網站epyk報導,多元攝取7大抗發炎食物,對身體的好處多多。

1. 大蒜

大蒜強效抗發炎、抗癌效果的秘密,就在於含硫量極高,已有許多研究指出,大蒜對抗細菌、病毒的功力一流,能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。據中國江蘇省疾病控制中心發表於「癌症預防研究」期刊(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)的研究顯示,每周至少有2天會吃生大蒜的人,在罹患肺癌的機率上可降低30%~44%的機率。

文章標籤

H&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