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陽光燦爛,適合全家出遊,但此時也是蚊蟲活動力強的季節,稍不注意就會被叮得滿身是包,皮膚又癢又痛,嚴重甚至加重異位性皮膚炎和過敏症狀。為了避免蚊蟲叮咬,許多人拿了防蚊產品就直接噴抹皮膚,但小心部分產品屬於環境用藥,直接作用於皮膚恐危害健康。
市面上防蚊產品種類繁多,民眾選購前須認明產品的標示及使用方法。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,防蚊液是許多人出門在外隨身必備用品之一,而坊間防蚊產品可略分為3種類,分別為指示用藥、精油類產品和環境衛生用藥。
【防蚊產品分3類】
-
指示用藥:由衛生福利部管理的藥品,經核准取得許可證後才能販售,是需經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才能使用的藥品,外包裝會有標示藥品許可證字號,如「衛署藥製」、「衛部藥製」或「內衛成製」,可使用在皮膚上,但建議在距離皮膚或衣服約10-15公分處噴灑;同時噴灑於衣服袖口、褲管處可增加效果。
-
精油類產品:屬於一般商品,常見的精油成分包括香茅精油、檸檬胺精油等,可直接使用在人體皮膚上,因其具揮發性質且作用短暫,對使用者不致有健康上之影響,暫不被衛生福利部列入藥品管理,但是此類產品不得宣稱醫療效能。
-
環境衛生用藥:屬於環保署所管理的環境用藥,產品外包裝標示有「環署衛製」或「環署衛輸」,主要成份包括合成除蟲菊類、有機磷類、氨基甲酸鹽類以及昆蟲生長調節劑等,不能直接使用於人體皮膚,僅能使用於紗窗、地板、牆壁、桌椅等環境及衣物上。
預防登革熱:積水容器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
除了謹慎選購防蚊產品之外,北市衛生局也提醒,夏季是登革熱的好發期,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,今年度已出現5例本土登革出血熱個案,雖然個案均在高雄市,但北部民眾也不可掉以輕心,應養成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積水容器的好習慣,讓病媒蚊無法產卵繁殖;到戶外活動時,也別忘了做好防蚊措施,如穿著長袖淡色衣褲,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等。
原文連結: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242/19771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