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退休的75歲盧伯伯,5年前工作時常有送錯電器、重複送貨、電器修理不好的情況,令家人頭痛不已,但更讓人受不了的是,盧媽媽只要穿得漂亮一點,他就會以為老婆外遇,不准她出門。這是典型的失智症症狀,但最新調查發現近7成民眾會將盧伯伯的情況誤以為正常老化的現象,進而錯失早期治療的時機。

台灣失智症協會今23日公布「2012台灣失智症大調查」問卷結果,結果發現年滿20 歲以上的受訪者中,僅3.3%認為自己很瞭解失智症,43.6%有一點瞭解,50.8%不瞭解或沒聽過失智症(或阿茲海默症),69.8%會將失智徵兆誤以為正常老化,17.4%民眾不會帶失智症家屬外出探訪朋友,17.7%民眾不認為失智症可以預防,且有23.7%認為失智長者不再享有生活樂趣。

如何判斷失智症和正常老化的差別?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,以記憶力喪失的層面來說,正常老化的人通常可經過提醒而再度想起,但失智症患者即使經過提醒也還是不記得;失智症患者會出現無法勝任過去很熟悉的事物或技能,但正常老化的人卻不至於會有此反應。此外,失智症患者也常有服藥嚴重不規律的情況,例如整整1個月忘記吃藥,但也有時也會出現1天吃完1周藥量的現象。

根據台大醫院失智症門診的資料顯示,失智症若能被早期發現和確診,接受藥物治療,且多活動以活化大腦細胞,將可延緩腦部老化的速度,使失智症患者的病情獲得控制,維持基本生活機能和社會互動,也能減輕家屬照顧壓力,降低社會成本。

湯麗玉秘書長預估台灣每年將新增1萬名失智症患者,但此次調查卻只有3.3%民眾認為很瞭解失智症,這對未來社會和國家都是一大危機。她提醒民眾應正確認知失智症,若發現親友出現「失智症十大警訊」時,應及早尋求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進行完整的檢查、診斷和治療,千萬別以為是老化的必然現象而延誤適當的治療時機。

【失智症十大警訊】

  1. 記憶減退影響到生活和工作。

  2.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。

  3. 言語表達出現問題。

  4. 喪失對時間、地點的概念。

  5. 判斷力變差、警覺性降低。

  6. 抽象思考出現困難。

  7. 東西擺放錯亂。

  8. 行為和情緒出現改變。

  9. 個性改變。

  10. 活動與開創力喪失。
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31/11071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H&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