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汗時,水和鹽分都要攝取!

提到防治高血壓,便有許多攝取鹽分或鈉的負面例子,如前所述,鈉也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礦物質。英文salaryman(上班族)的「salary」(薪資)源自於拉丁語的「sararium」,而sararium的語源則是「sal」(鹽)。在鹽是貴重品的古羅馬時代,發給士兵的薪水可用鹽來代替,這也就是salary的由來。

日本東北地區的居民,由於鹽分攝取量多,高血壓和胃癌的發生率傾向比全日本平均高。說起來,東北居民過去透過「鹽汁」(魚醬油)火鍋或鹹菜等食物攝取鹽分,我想應該是為了在寒冷的東北冬季生存所產生的智慧。

在沒有暖氣的時代,寒風會從細縫吹進房子裡,因此要度過嚴寒,便需要攝取鹽分,使血管收縮,讓體溫不易散失。但在暖氣設備發達、已不需要使血管收縮的現代,如果還沿用過去的飲食習慣,只會攝取過多的鹽分,最後罹患高血壓和胃癌的危險性便會增加。

「中暑」讓我們知道鹽分的重要性。中暑是人體流失水分和電解質,最後「脫水」導致體溫調節機制發生異常,以致體溫變高,造成器官受損。電解質是溶於體液裡的礦物質,在脫水時流失的是鈉。在大熱天運動時,體溫會上升,身體為了降低體溫,就會大量流汗。當汗水蒸發,會帶走汽化熱,使體溫下降,然而汗裡除了水分,還有鈉等電解質。

由於鈉是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物質,所以平時體內鈉的濃度會嚴格維持在一定的程度。流汗時所流失的鈉和水分,最好能同時補充,若以自來水或礦泉水這類鈉含量少的飲料來補充水分,恐怕體內的鈉濃度就會降低。於是,因大量流汗而流失鈉,身體便會停止流汗。結果,汽化熱無法被帶走,上升的體溫無法下降,就像引擎過熱,便會發生中暑的各種情況。最嚴重時,中暑的人會出現神智不清、昏睡,甚至死亡的案例。

為預防脫水和中暑,流汗時除了水分,也請補充鹽分。過去農民在農作中途休息時,除了喝茶還會吃酸梅,這是為了避免中暑,所產生的庶民智慧。現在則可利用含鈉的運動飲料或口服電解質溶液。以前在學校的體育社團裡,師長會說「運動時不能喝水」,現在雖然認為此種說法忽略了補充水分的重要性,不過我認為背後其實隱藏著前輩的用意 

喝白開水會引起脫水,造成中暑。大量流汗時,不會發生與流汗量相當程度的口渴。醫學上把這稱為「自發性脫水」,這是人體為避免因流汗流失了鈉,卻又攝取過多水分,以致鈉濃度更低的一種機制。因此大量流汗時,即使不口渴,也請喝一杯運動飲料來補充水分。在身體需要鹽分時,卻以為有鹽分對高血壓不好,而以白開水來補充水分,這個觀念真是太荒謬了。「口渴時要喝水,流汗時,水和鹽分都要攝取!」請以此為守則,來預防脫水和中暑吧!
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297/18564

arrow
arrow

    H&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